在加密货币发展历程中,迅雷曾推出一款颇具争议的虚拟货币,引发广泛关注。那么,迅雷发的币究竟是什么币呢?这要从链克(原玩客币)说起。
2017 年 10 月,迅雷推出玩客币,后改名为链克。其诞生基于迅雷旗下的玩客云智能硬件,旨在通过用户贡献闲置的网络带宽、存储空间等资源,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给予用户相应的链克作为奖励。从机制上看,它类似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挖矿模式,玩客云如同 “矿机”,但不同的是,比特币挖矿公式公开,而链克的产出运算公式由迅雷掌握,用户想要获取链克,需购买玩客云设备。
从属性来讲,链克具备数字资产特性,拥有与比特币、莱特币相似的价格波动特点。发行之初,官方设定其分发总量有限,且每 365 天产出量减半,第一年每天产量约 164 万个,按此推算总量约 12 亿枚。随着时间推移,获取难度增大,这种稀缺性设计是其吸引用户的关键因素之一。
链克推出后,市场反应热烈。迅雷股价在相关时段大幅上涨,玩客云设备也备受追捧,原价 399 元的设备被炒至数千元。在交易方面,尽管迅雷强调不会将链克上线交易平台,但持有链克的用户已在线下进行交易,短短 40 余天,价格就上涨了 80 倍。在一些 QQ 群、微信群中,用户以支付宝转账等方式进行私下交易,部分群主还充当担保角色并收取手续费。
不过,链克的出现并非一帆风顺。2018 年 1 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表公告,点名链克,指出其 “代替了对参与者所贡献服务的法币付款义务,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是变相 ICO(首次代币发行)”。此公告一出,迅雷股价立刻暴跌 30%,链克价格也随之大跌。随后,迅雷发布公告,不再支持用户间转账功能,试图降低链克被过分炒作的风险。
从法律层面看,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在 2017 年 9 月 4 日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对 ICO 进行了明确界定。链克虽未直接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等主流虚拟货币,而是通过售卖矿机间接筹集法定货币,以发行、流通虚拟代币,但在当前中国现有法规、政策和监管精神下,这种 IMO(以矿机销售为核心发行虚拟代币)模式仍被认定为 ICO。
如今,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监管日益严格,链克已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但它作为加密货币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案例,为人们提供了对虚拟货币与监管关系、技术应用与市场反应等多方面问题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