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货币热潮的影响下,矿机挖币成为不少人关注的投资方式。然而,其合法性问题在不同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判定,背后涉及金融、能源、法律等多层面因素。
在中国,矿机挖币行为被明确禁止,属于违法范畴。2021 年 9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的通知》,将 “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淘汰类”,严禁新增虚拟货币 “挖矿” 项目,要求加快存量项目有序退出 。这一举措主要源于多方面考量。从能源消耗角度看,矿机挖币需要大量运算,能耗巨大。据统计,一台普通矿机功率在 1000 瓦 - 3000 瓦不等,若形成大规模矿场,日均耗电量可达数万度,这对我国实现 “双碳” 目标极为不利 。从金融风险层面而言,虚拟货币市场缺乏有效监管,价格波动剧烈,矿机挖币产出的虚拟货币易滋生市场投机、非法集资、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金融秩序 。并且,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均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在此背景下,参与矿机挖币不仅投资不受法律保护,若因交易产生纠纷,投资者也难以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近年来,国内多地开展打击虚拟货币 “挖矿” 专项行动,查处大量违规矿场,彰显了监管决心 。
在国际上,不同国家对矿机挖币的态度差异明显 。部分国家,如安哥拉,在 2024 年 4 月 10 日生效的《禁止加密货币和其它虚拟资产采矿法》中规定,开采加密货币为犯罪行为,持有挖矿设备、自行或通过他人挖矿等行为,将面临 1 至 12 年不等的监禁并没收设备 。俄罗斯则在 2024 年 11 月通过法案使加密货币挖矿合法化,但有着严格限制 。普通公民每月用电不超 6000 度可参与挖矿,超过则需注册为个体经营户并列入专门名录,且在部分电力紧张地区会禁止挖矿 。泰国将加密货币挖矿定义为 “数字资产服务”,企业或个人可申请参与,但企业需满足注册资本达 1 亿泰铢、通过反洗钱审查等条件,个人设备功率需≤10 千瓦并报备设备信息 。
矿机挖币的合法性因地域而异 。投资者在涉足前,务必深入了解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切不可盲目跟风 。在中国,应坚决遵守国家禁令,远离矿机挖币活动,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守护自身财产安全 。即便在允许矿机挖币的国家,也需充分考量政策变动、市场风险等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毕竟,在全球监管趋严的大环境下,合法合规才是投资活动可持续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