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您的数字资产交易之旅

欧易交易所,致力于为您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全球数字货币交易服务,助您把握每一个投资机遇。

中国禁止 Web3.0 是真的吗?深度剖析政策与发展现状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Web3.0 概念热度持续攀升,它被视作下一代互联网形态,有望解决当前互联网存在的中心化、隐私安全等诸多问题。然而,围绕中国是否禁止 Web3.0 的疑问不绝于耳,需深入剖析相关政策与行业发展态势来解答。

从技术本质来看,Web3.0 融合区块链、隐私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起去中心化网络,能赋予用户更多数据掌控权,模拟真实世界交互体验,打破虚拟与现实界限。中国对 Web3.0 相关技术的态度并非一概禁止,而是秉持鼓励技术创新、警惕金融风险的原则。工信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会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成立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90),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Web3.0 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多地也纷纷发布专项政策,像北京的《关于推动北京互联网 3.0 产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 - 2025 年)》、上海的《上海市培育 “元宇宙” 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 - 2025 年)》,积极抢抓 Web3.0 发展机遇。

不过,Web3.0 发展中与虚拟货币紧密相关的部分,在中国确实面临严格监管。虚拟货币的发行、交易炒作活动,严重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易滋生赌博、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严禁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等。例如,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挖矿行为,因高能耗且不符合我国 “双碳” 环保政策,已被全面整治;虚拟货币交易所业务,无论是境内开展还是面向中国公民,均被严格禁止。

在司法实践层面,各地法院依据相关政策精神,对虚拟货币流通与使用划定法律边界。深圳法院裁定以虚拟货币支付工资属无效行为,湘阴法院认定虚拟货币用于抵偿债务的行为无效,这些判例巩固了虚拟货币在国内 “禁止流通” 的定位。但与此同时,司法体系在财产权益保护方面也有灵活处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一起融资合同纠纷案中,明确认定虚拟货币具有财产属性,可作为财产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多起盗币案件也按财产盗窃定性,体现出对虚拟货币法律性质认定的复杂性。

中国并非禁止 Web3.0,而是在鼓励技术创新应用的同时,坚决遏制虚拟货币带来的金融风险。未来,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监管政策持续完善,Web3.0 有望在合规框架内,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保障金融安全与用户权益的前提下,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对于企业和投资者而言,紧跟政策导向,在合法合规范围内探索 Web3.0 技术应用,才是把握行业机遇的正确路径。

07-14 最新资讯

即刻开始您的数字资产之旅

提供最全面、最准确的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市场数据、新闻和分析工具。

Android下载 IOS下载